工作原理和组成:
显微硬度仪是近年来常用的测量硬度的仪器。硬度测量是通过提高显微硬度仪的聚焦机构、显微镜和加载机构,正确选择加载速度进行自动加载和卸载试验力,正确控制试验力的保持时间,放大光学。测量金刚石金字塔压头在一定试验力下压入待测物体残留压痕的对角线长度,获得待测物体的硬度值。
显微硬度仪的正确使用
由于显微硬度测试通常在非常小的样品(如针尖)或样品的特定部位(如金相组织)进行,肉眼很难观察和判断这些情况。显微硬度测试后的压痕很小,很难用人眼找到,更不用说测量压痕的对角线长度了,因此在工作前需要使用显微镜。除了正确选择载荷、加载速度和压力保护时间外,正确使用显微硬度仪也非常重要。以下是如何正确使用显微硬度仪的简要介绍。
负载选择:
为了获得被测物体的真实硬度,必须选择合适的载荷。在选择载荷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a、在测量板材或表面硬度时,应根据压头的压痕深度和样品或表面厚度选择载荷。由于已知的一般样品或表面厚度,压头压入样品时的挤压应力范围接近压痕深度的10%。为避免底部硬度的影响,压头的压痕深度应小于试件或表面的十分之一。
b、测量样品截面硬度时,应根据压痕对角线的长度和宽度选择载荷。压头压入样品时产生的挤压应力面积可将压头中心与对角线的较大距离延长4倍。为避免受试件硬度影响,压痕中心与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压痕对角线长度的2.5倍,即压痕对角线长度为试件或表面。截面宽度的五分之一。
C、在测量晶粒、相位和杂质时,应根据上述两个原则选择载荷。压痕深度不得超过其厚度的1/10,压痕对角线长度不得超过其厚度。面积的1/5。
d、测量试件(零件、表面、材料)的平均硬度时,应在试件表面尺寸和厚度允许的范围内选择较大载荷,避免试件硬度不均匀,影响试件硬度测量的正确性。
e、如果条件允许,应选择较大的负载,以保证测量精度。一般压痕对角线长度应大于20μm。
F、考虑到样品表面冷加工过程中挤压应力硬化层的影响,在选择载荷时,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较大的载荷。